时间: 2025-04-27 13: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54
为惜卅砂尾,亲投碧草潭。前头有香饵,千万不须贪。
为了珍惜那三十条鱼,我亲自把它们放入碧绿的草潭中。在前面有香喷喷的鱼饵,千万不要贪心。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放鱼的行为也反映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杨万里游历自然时写成,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热爱。放鱼是一种传递生机的行为,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应当珍惜生命、珍惜自然。
《放鱼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为惜卅砂尾”,强调了珍惜生命的重要性,表达了一种对小生命的关怀。接着“亲投碧草潭”,展现了诗人亲自投放鱼的情景,体现了与自然亲密的关系,突显诗人对生命的尊重。最后两句提到“前头有香饵,千万不须贪”,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理智,不要被贪欲所驱动。这一警示不仅适用于放鱼,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道德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放鱼这一简单的行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引发读者对生命和道德的思考。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使得这首诗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珍惜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心思想,同时警示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理智,不要被欲望所驱动。
诗词测试:
“卅砂尾”中的“卅”指的是哪个数字?
诗中提到的“香饵”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放鱼的行为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