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1:25
原文展示: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泪掩红,眉敛翠,恨沉沉。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白话文翻译:
在无边的沙漠中,通往阳关的道路漫长。马儿嘶鸣,人们离去,陇山的云彩也显得忧愁。 穿着旧时的香貂战衣,感受到胡地的霜雪千里白。内心的绮罗梦想,与魂梦相隔,只能登上高楼。 弯曲的栏杆旁,小楼上,正是二月莺歌燕舞的时节。心中无着无落,愁绪欲绝,心情郁结。 展开屏风,空对着潇湘的水面,眼前是千万里的距离。泪水模糊了红颜,眉头紧锁,恨意深沉。 整理仪态在窗前,轻轻抛下雀钗。燕子成双,鸾鸟对影,偶然结识新知。 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小巧的眉山,镜中嗔怪地一同照看。翠色连绵,红色缥缈,正是清晨梳妆的时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光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疆的孤独和忧愁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描绘了边疆的辽阔和孤独,而“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中的“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的艰苦生活。后文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疆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空碛无边”象征什么? A. 边疆的辽阔和孤独 B. 边疆的寒冷和艰苦 C. 边疆的和平和美好 D. 边疆的战争和残酷
诗中“马萧萧,人去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和忧愁 B. 和平和美好 C. 战争和残酷 D. 寒冷和艰苦
诗中“香貂旧制戎衣窄”反映了什么? A. 边疆的和平和美好 B. 边疆的战争和残酷 C. 边疆的寒冷和艰苦 D. 边疆的孤独和忧愁
诗中“绮罗心,魂梦隔”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战争的厌倦 C. 诗人对寒冷的感受 D. 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诗中“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战争的厌倦 C. 诗人对寒冷的感受 D. 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