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17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
宾朋缠执别,耆旧已前迎。
彩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
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送别场景。美丽的郡城在眼前,夜晚的击柝声传来,朋友们依依不舍地相拥告别,年长的朋友们在前迎接。昔日欢庆的盛装,如今骊驹显得格外荣光。弦乐歌声应该就要结束了,不必再调更琴音。
在古代,送别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常伴随着音乐和饮酒,体现了古人重情重义的文化传统。诗中提到的“击柝声”与“弦歌”,都显示出当时的送别场景的庄重与欢快。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其著作《资治通鉴》而闻名,作品风格简练、质朴,重视历史的教益。
这首诗是为苏屯田知单州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写作时期正值北宋,社会较为稳定,士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友情受到重视。
这首诗以清新简洁的语言,生动描绘了送别场景,充满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厚的友情。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过去的欢聚与现在的分离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诗歌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开头的“佳郡望都城”展现出对故乡的依恋,而“宾朋缠执别”的场景则把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则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应当珍藏,而不必再追求更多的音律。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淡淡的忧伤,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击柝声”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安静
B. 时间的流逝
C. 分离的伤感
D. 以上皆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朋友的祝福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