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43
拟古诗
作者:鲍照 〔南北朝〕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河边的草还没有变黄,胡雁已经展翅飞翔。
秋天的蟋蟀在窗边低吟,寒冷的妇女在夜里织布。
去年出征的人如今已经归来,流传下来的却是旧时的相识。
听说你在上陇的时候,我朝东望去,久久叹息。
往昔的衣带已经改换,晨昏之间容貌也不同。
对此忧愁又该如何,漫漫长夜忧愁愈加浓重。
明镜里满是灰尘,宝瑟被网罗所缠绕。
作者介绍: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义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宋,后为南朝齐的官员。他以五言诗见长,风格清新俊逸,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鲍照在南北朝动荡的时代中生活,社会动乱导致了人们的离散与思念,诗作反映了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
这首《拟古诗》展示了鲍照深厚的抒情能力与细腻的观察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通过对比,突显出秋天的临近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则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孤寂感,表现出寒冷中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一句,既是对往日相识的回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展现了岁月对人的改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思念的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时间的无情与对过往的追忆,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失去的忧伤。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秋蛩挟户吟”中的“秋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龙虾
C. 蝴蝶
D. 燕子
填空题:诗中“明镜尘匣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__与__。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