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50
一炉冉冉夜沉沉,
妙处工夫静处寻。
开卷长吟先辟蠹,
闻香妙悟倍清心。
鼎浮烟篆芸窗细,
味到英华玉漏深。
添得龙涎留活火,
青灯照处惜分阴。
在夜深人静时,香炉中的香烟缓缓升起,
在这宁静的时刻中,寻求妙理与工夫。
翻开书卷,低声吟诵,先要去除杂念,
在香气中领悟,心灵倍感清明。
香鼎上浮动的烟雾在窗前轻细,
品味到精华时,时光在玉漏中愈显深远。
添上一点龙涎香,保留着活火的温度,
在青灯下珍惜这分阴凉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安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文化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焚香夜读》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追求与文化内涵的时期。诗人在夜晚独自读书,借助香气与灯光,表达了对知识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焚香夜读》通过描绘一个书香满溢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香”作为重要意象,在夜晚的环境中增添了几分雅致,仿佛香气与书卷相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冉冉”的描写,表现出夜的沉静与灵性的觉醒,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洗涤。
“开卷长吟先辟蠹”的句子透出了对读书的认真态度,强调在阅读时要去除杂念,专心致志。通过“闻香妙悟倍清心”,诗人传达了在读书的过程中,香气能够帮助心灵达到更高的境界,与古代文人追求的“香气”文化相呼应。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细腻的感受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读书场景,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敬意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内心平和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焚香夜读》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安治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龙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爱情
b) 战争
c) 读书与内心宁静
d) 旅行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安治的《焚香夜读》,两者都在夜晚的环境中进行思考与抒发,但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更强调文化与内心的追求。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而安治则通过香气与书卷传达对知识的渴望。两者各有风格,却都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的深邃。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的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