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3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洛阳的天子县,金谷的石崇乡。
草色渐渐侵入官道,花枝从苑墙探出。
写完书信就不再招待客人,赋诗作罢于是成为了闲人。
贫贱并不是我在意的事,向西游历的愿望让我更加自强。
张继,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张继生于唐宣宗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洛阳作》是在作者游历洛阳时写的,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态度。在繁华的洛阳,他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对理想的渴望,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洛阳作》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古诗。诗的开篇以洛阳的地名引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唐代盛世的氛围。随着两句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日的生机,草色与花枝的生动勾勒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人生态度的表达,书成不再招待客人,赋诗作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作者选择不再追逐名利,反而选择自我提升与思考,这反映了他对贫贱的淡然与对理想的执着。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理想追求的坚定,最终形成了一种既洒脱又充满力量的情感基调。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在繁华背后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洛阳作》的作者是?
A. 王维
B. 张继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金谷”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处园林
C. 一个地名
诗中“贫贱非吾事”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生活的渴望
B. 对贫穷的无所谓
C. 对名利的追求
对比张继的《洛阳作》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继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静谧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