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9
人日城南登高
作者: 韩愈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
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
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在初春的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刻,七气交汇,气候变化已然显现。阳光透过雾霭洒在大地上,水面上冰层渐渐融化。国家的繁荣昌盛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佳节在古代就被人们所重视。亲友们已经约好要来,子妷(指的是友人或亲属)也可以陪同。冬春的时令蔬菜混杂在一起,酒杯中清酒和浊酒也可共饮。让我们一起歌咏往昔的故事,举杯吟诵新作的诗篇。拄着拐杖行走在坎坷的道路上,划船时也会遇到枯萎的水草。对池塘里游弋的鸭子充满依恋,放飞心情,随意地追逐孤云。人生本应坦荡无阻,何必为了琐事而奔波劳累?我直奔桃李的花园,幽静的寻觅,何必再去追求繁重的事物。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主张古文运动,倡导复兴古代文化。他的诗歌风格豪放,语言清新,因而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是古代一种重要的节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中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亲友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乐天知命的心态。
《人日城南登高》是一首描写春日时节的诗,充分展现了韩愈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初春的气象,展现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萌生。开头几句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述,带出春日的气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诗的中间部分,韩愈提到了亲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人际之间的温暖与友谊。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最后,诗人通过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人生应坦荡,而不必为琐碎的事情而奔波劳累。这种洒脱的态度,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智慧,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韩愈的独特风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诗人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坦荡生活的必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元宵节
B. 人日
C. 中秋节
韩愈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A. 忧愁
B. 坦荡
C. 复杂
诗中提到的“扶杖凌圮阯”是什么意思?
A. 拄着拐杖走在崎岖的道路上
B. 轻松走在平坦的路上
C. 坐在船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