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01
大风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春晴虽好恨多风,到眼花枝转眼空。
晴不与花为道地,争如云淡雨蒙蒙。
春天的阳光虽然很好,但却常常伴随着大风,使得花儿摇曳不定,转眼间就失去了美丽。
晴天并不能让花儿安静地生长,倒不如那淡淡的云朵和细细的雨水来得温柔。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宋代文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有关。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因风的干扰,反而带来了无奈和惆怅。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季明,号舫舸,江苏常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注重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
《大风》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象的诗作,从表面上看是对自然的描绘,实则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但在诗人眼中,春晴虽然令人愉悦,却因频繁的大风而显得无奈与失落。诗中通过“恨多风”的感叹,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力感。花枝在风中摇摆,转眼失去美丽,象征着脆弱而短暂的生命。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晴不与花为道地,争如云淡雨蒙蒙”,这里的对比更深化了诗的主题。晴天虽然美好,但却不能给花儿带来安宁,反而是那云淡雨蒙的状态,更显温柔与包容。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和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不仅仅是描绘春天的美丽,更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一种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与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力量,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观察,也引发了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恨多风”指的是什么?
A. 风的温柔
B. 风的干扰
C. 风的美丽
诗人更倾向于哪种天气?
A. 晴天
B. 多风的天气
C. 云淡雨蒙蒙的天气
诗中提到的“眼花枝转眼空”是什么意思?
A. 花儿永远美丽
B. 花儿在风中摇曳,迅速失去美丽
C. 花儿在雨中更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同的自然主题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展现了诗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