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0:36
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
作者: 陆游 〔宋代〕
就店煮茶古堰边,
偶逢父老便忘年。
嗟予空忝十年长,
闻道惭无一日先。
壮子当门能碌碌,
诸孙承业亦翩翩。
熟思游宦终何得?
悔不从公曝背眠。
在古老的堰边的小店煮茶时,
偶然遇到了年长的父老,便忘却了岁月。
我感叹自己比他年长十年,
听说他却感到羞愧,竟无一天比他早。
壮年的儿子在门前辛勤工作,
他的孙子们也都在继承家业,飞黄腾达。
细想游历仕宦究竟有什么收获?
悔恨自己当初不跟随您在阳光下打盹。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钗头凤,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风格豪放、深沉,充满爱国情怀。
该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与吴氏老者的对话让他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成就,表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过去选择的悔恨。
本诗通过与年长者的偶遇,引发了陆游对自己一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陆游在古堰边的小店煮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平和。随着老者的出现,陆游不禁忘却了时光,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超越了年龄的界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陆游自责地提到自己比老者年长却感到羞愧,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早早成就事业的惋惜。这样的感慨引发了他对游宦生涯的反思,质疑自己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最后几句,陆游回忆起老者的儿子与孙子,表现出一幅家族传承、兴旺发达的美好图景,形成了对比,进一步突显了他个人的失落感。整首诗传达了陆游对过往选择的懊悔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学和对家族、社会的关切。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以及对平淡生活、家族传承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老者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突显出对功名利禄的质疑与对简单生活的憧憬。
陆游在诗中遇到的是什么人?
A) 年轻人
B) 老者
C) 商人
D) 农民
诗中提到陆游比老者年长多少年?
A) 五年
B) 十年
C) 十五年
D) 二十年
陆游对游宦生活的看法是什么?
A) 积累了很多财富
B) 收获良多
C) 感到失落
D) 充满成就感
与其他诗人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较,陆游的诗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哲思,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