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28
得故人书偶题
陆游
小筑稽山下,狂歌剡曲傍。
乡邻共鸡黍,童稚学农桑。
白首余年促,青编後日长。
此心谁复许,三叹付书囊。
这首诗描绘了我在稽山下的小屋,伴随着剡曲的狂歌。乡邻们共分享着丰收的粮食,孩子们也在学习耕作和种植。岁月在白头之际显得愈发紧迫,而未来的日子似乎又是漫长。我心中的情感又能寄托给谁呢?我只能三次叹息,把这些感慨封存在信囊之中。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陆游的诗歌常常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思考。
《得故人书偶题》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白发之际,时局动荡不安,国家的前景让他忧心忡忡。此时,他在山下的小屋中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寄托。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陆游晚年隐居生活的情景。诗中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状态,他在稽山下的小屋中,听着旁边剡溪的歌声,乡邻们共享丰收的快乐,孩子们在田间学习农桑。这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似乎让陆游暂时忘却了国事的忧虑。然而,转折出现在最后四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华,白头之年让他感到时间的紧迫,未来的日子却又显得漫长而无奈。他的心思无法寄托于他人,只能在书信中叹息和寄托。这种情感的转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虽身处田园,却无法摆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生命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鸡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丰收的粮食
C. 一种乐器
“此心谁复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未来
B. 孤独与迷茫
C. 对生活的满足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