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华台》

时间: 2025-05-03 22:54:58

诗句

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华名。

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

落日磬残邻寺闭,晴天牛上废陵耕。

登临不用深怀古,君看钟山几个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58

原文展示:

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华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落日磬残邻寺闭,晴天牛上废陵耕。登临不用深怀古,君看钟山几个争。

白话文翻译:

从前的讲师如今身在何处,高台仍然叫做雨华。有时在泥土中寻找珍宝,山上一片荒草都不敢生长。落日时,寺庙的磬声寂寞,晴天时,牛在废弃的陵墓上耕作。登高望远不必过于追溯历史,你看钟山上有多少人在争斗。

注释:

  • 昔日:指过去的时间。
  • 讲师:指当时的老师或讲解者。
  • 高台:高高的台地,这里指雨华台。
  • 雨华名:指高台的名字,寓意着雨露滋润的美好。
  • 宝向泥:比喻珍宝在泥土中,暗示寻宝的艰难。
  • :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于寺庙。
  • 邻寺:附近的寺庙。
  • 废陵:被遗弃的陵墓。
  • :耕作,种田。

典故解析:

“雨华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诗中提到的“钟山”是指南京的钟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隐,宋代诗人,以豪放派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历史、政治与哲学,深具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的背景下,反映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雨华台》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冷静观察与感慨。开篇以“昔日讲师何处在”引入,表现出对过去的惋惜,接着以“高台犹以雨华名”承接,表明尽管时光已逝,地名仍然保留着那份文化的厚重。诗人在对比中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和现实的苍凉,尤其是“晴天牛上废陵耕”,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诗末的“君看钟山几个争”,则是在提醒读者,即使历史再辉煌,现实的竞争与纷争依然存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代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日讲师何处在:追问昔日的老师如今身在何处,暗含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高台犹以雨华名:即使时间变迁,这片高台依旧保留着“雨华”的名字,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3. 有时宝向泥寻得:偶尔在泥土中寻找珍宝,说明寻找美好的事物往往需要付出努力。
  4. 一片山无草敢生:形象描绘出山地的荒凉,暗示着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脆弱。
  5. 落日磬残邻寺闭:落日余晖下,寺庙的钟声显得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6. 晴天牛上废陵耕:晴天时,牛在废弃的陵墓上耕作,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现实的生存。
  7. 登临不用深怀古:登高远望不必过于沉溺于历史,表达出一种对现实的关注。
  8. 君看钟山几个争:以钟山的争斗作为结尾,象征着当今社会的竞争与纷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晴天牛上废陵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宝向泥寻得”隐喻寻找理想与价值的艰辛。
  • 拟人:落日和寺庙的描写赋予了景物以情感,使得意境更加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文化自省与历史观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着历史的高度与文化的积淀。
  • 雨华:代表着滋润与希望,具有美好的寓意。
  • :象征着勤劳与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的追求。
  • 钟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竞争,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台犹以雨华名”中“雨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美好的自然现象
    • C. 地名
    • D. 一位古代诗人
  2. 诗中提到的“邻寺”是指什么?

    • A. 旁边的寺庙
    • B. 古代的书院
    • C. 一个山脉
    • D. 一种乐器
  3. “登临不用深怀古”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必太过沉迷于历史
    • B. 要仔细研究历史
    • C. 要记住历史人物
    • D. 要重视古代文化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雨华台》VS 杜甫《登高》

  • 两首诗都涉及到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多地关注于文化传承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而杜甫则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漫成七首 其一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预作冬至 夏日杂兴四首 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 登城隍庙 西风 题壁 淮阴阻雨 东堂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舞的成语 后起之秀 亡可奈何 梦儿亭 白字旁的字 能工巧匠 白头如新 鹿字旁的字 涸泽之蛇 戈字旁的字 包含酬的成语 虎字头的字 穴宝盖的字 包含饰的词语有哪些 波凑 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膊子 书记翩翩 睿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