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时间: 2025-05-24 15:16:44

诗句

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间。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16:44

原文展示: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间。
恍疑涉彭蠡,又似访庐山。

白话文翻译:

在一片朦胧的水面上,我独自划船,孤零零的亭子隐匿在紫色和翠绿的树木之间。
恍惚中让我怀疑自己在游览彭蠡湖,似乎又在探访庐山的美景。

注释:

  • :划船的桨。
  • 微茫:形容水面朦胧、迷离的样子。
  • 孤亭:独立的亭子,给人孤独的感觉。
  • 紫翠:紫色和翠绿色,描述环境中的颜色。
  • 彭蠡:古代湖泊,位于今湖北省,因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 庐山:著名的山脉,以奇峰、秀水而闻名。

典故解析:

  • 彭蠡:出自《楚辞》,描绘了湖泊的宁静与美丽。
  • 庐山:历史上多位文人雅士曾游历庐山,留下了诸多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情感细腻且意境深远。他的诗风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游览江贯道时,正值水面朦胧之际,诗人感受到山水的神秘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沉醉。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展现了他对于山水自然的深切感受与思考。首句“一棹微茫里”运用了“棹”字,生动描绘了诗人独自划船的情景。水面朦胧,渔舟轻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孤亭紫翠间”一句,描绘出亭子与周围自然的和谐共生,紫色与翠绿的搭配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整首诗的意象既有现实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诗人恍惚间似乎游历于彭蠡与庐山之间,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也体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诗中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棹微茫里”:独自划船,处于朦胧的水面上,暗示孤独与宁静。
    • “孤亭紫翠间”:孤亭隐匿于紫绿树木之间,表现出自然之美。
    • “恍疑涉彭蠡”:恍惚中让人怀疑自己身处彭蠡湖,反映出自然的迷人。
    • “又似访庐山”:似乎在探访庐山,表达对山水的无限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人文历史的景象,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如“孤亭紫翠”,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孤独与探索。
  • 微茫:代表着神秘与宁静。
  • 孤亭: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紫翠: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棹微茫里”中的“棹”指的是什么? A. 船
    B. 桨
    C. 亭
    D. 水

  2. 诗中提到的“彭蠡”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湖
    D. 一个城市

  3. 诗中“孤亭”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孤独
    C. 悲伤
    D. 欢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山水诗与王维的山水诗,刘克庄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 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 杏花天 其四 漫兴作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西江月(赋丹桂) 江神子(和人韵)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西江月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颓阘 力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毛字旁的字 厕足其间 置局 肉薄骨并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包含蹑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垂绅正笏 兵革互兴 竖心旁的字 心颤魂飞 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犬字旁的字 情随事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