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日即事》

时间: 2025-08-01 11:49:03

诗句

江上凝冰约水痕,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1:49:03

原文展示:

江上凝冰约水痕,
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
成就清寒到十分。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冰层凝结,留下了水的痕迹;
门前的残雪,点缀着溪边的云彩。
我独自倚着拐杖,站在梅树的枝头,仰望明月;
在这清冷的寒冬里,感受到了无比的清寒。

注释:

  • 凝冰:指水面结成的冰,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寒冷。
  • 约水痕:水的痕迹,指的是水面上的冰厚薄和水的波纹。
  • 残雪:指残留的雪,表现出冬天的萧瑟。
  • 缀溪云:点缀如云,形容雪与水的相互映衬。
  • 杖藜:拄着竹杖,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坚定。
  • 独立:独自站立,暗示一种孤寂的情感。
  • 梅梢月:梅树的枝头,映衬出清冷的月光,象征着清幽与高洁。
  • 清寒:清冷的寒气,强调冬日的寒冷与寂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字仲明,号灵隐,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季,反映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中独自思考,感受自然的情景与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描绘严冬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冬日即事》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冬季自然的静谧与清冷。首联的“江上凝冰约水痕”与“门前残雪缀溪云”相互映衬,描绘了冬日的冰冷与寂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杖藜独立梅梢月”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在清冷夜晚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成就清寒到十分”则深化了这种情感,清寒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体现,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为讲究,冰、雪、梅、月相互交织,既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高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凝冰约水痕:描绘江面上结冰的景象,突显冬天的寒冷。
  • 门前残雪缀溪云:表达了门前的残雪与溪水的云彩相映成趣,表现出冬日的宁静。
  • 杖藜独立梅梢月:诗人独自倚着拐杖,站在梅树下仰望明月,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清高的情怀。
  • 成就清寒到十分:强调了冬日寒冷的极致,让人感受到冬季的严酷。

修辞手法
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音乐感。例如“江上凝冰约水痕”与“门前残雪缀溪云”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日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孤独的感受。高翥通过描绘清寒的环境,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展示出一种高洁的情操与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 :代表寒冷、孤独及生命的沉寂。
  • :体现了冬季的纯净与萧瑟。
  • :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生命力。
  • :象征明亮与孤独,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意象主要包括哪些? a) 江、冰、雪、梅、月
    b) 山、风、树、花、鸟
    c) 日、云、雨、雷、电

  2. “杖藜独立梅梢月”中,诗人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3. 诗中哪个词语用来形容冬季的寒冷? a) 残雪
    b) 清寒
    c) 水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冬夜的孤独与思考。
  • 王维的《终南望余雪》:描绘雪景,表达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高翥的《冬日即事》与杜甫的《冬夜即事》都描写了冬日的寒冷,但高翥侧重于个人感受和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更关注于社会现象与人文关怀,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与分析》
  • 高翥《高翥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七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六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五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四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三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二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一 步虚词 其四 步虚词 其三 步虚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离鸾别鹄 欠字旁的字 拿印把儿 丶字旁的字 包含铛的词语有哪些 天人胜处 長字旁的字 有目咸赏 后果前因 浅识 辰字旁的字 包含姿的成语 迷途知反 缘名失实 民营 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跳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