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12
浩浩虚无里,巍巍象帝先。
玉台凌万丈,琪树历千年。
已识龙车迈,还逢鹤驾翩。
凌神游桂岭,当夕下芝田。
啸月开书坐,乘云抱笛眠。
欢情饶物外,本为世中怜。
在浩瀚无垠的虚空中,巍峨的象帝在高高在上。
玉台耸立于万丈之上,琪树经历了千年的风雨。
我已见识过龙车的飞驶,依旧邂逅了鹤驾的轻盈。
在凌空游历桂岭时,正值夕阳西下,映照着美丽的芝田。
在月光下吟诵书籍,乘着云朵怀抱着笛子入眠。
欢愉的情感超越了万物,这本是对世间众生的怜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炼,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文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诗和咏物诗,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步虚词》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在面对世俗的压力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展现了沈炼对虚无与实在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浩浩虚无里”引入,给人以广袤无垠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紧接着的“巍巍象帝先”则把诗人带入了一个高尚的境界,象征着对道家哲学的追求。接下来,诗中描绘的玉台与琪树,构建了一幅超然物外的雅致画面,暗示着诗人对长久美好的期盼。
“已识龙车迈,还逢鹤驾翩”展示了诗人对高贵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凌神游桂岭”则表现了他在精神世界的自由与逍遥。月下吟诗和乘云入睡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融合与心灵的归宿。最后一句“欢情饶物外,本为世中怜”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世间众生的怜爱与关怀,反映了他对人性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虚无与实在的探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间众生的怜惜,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浩浩虚无里”中的“虚无”是指什么?
A. 空虚无物
B. 充满生机
C. 具体的事物
“啸月开书坐”形象地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在月光下吟诵
B. 诗人白天工作
C. 诗人睡觉
诗中提到的“龙车”象征什么?
A. 平庸的生活
B. 高贵与荣耀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沈炼的《步虚词》更加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融入,而李白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酒与友谊的热爱的情感。两者均展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