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29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归来的大雁,归来的大雁,正在江南的南岸饮水啄食。它们将要飞走,却又在这里盘旋不去。边塞的春天仍然是苦寒的,寒冷啊,寒冷啊,水草想要生长却又停滞不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见称,兼具诗、文、书、画的全面才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抒发了他对春天的期盼与现实的失落感。诗中通过大雁的归来表现了对南方温暖气候的向往,同时又感受到北方的寒冷,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调笑令》通过对归雁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诗的开头两句反复提到“归雁”,使得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生机。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通过对江南与塞外寒冷的对比,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大雁的饮啄象征着生机盎然,而它们的盘旋则隐喻着对归属的追寻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轻快的音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苏轼笔下的春天不再是单纯的美丽景象,而是与寒冷和苦楚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归雁的归来,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起伏的深刻思考。
诗中“归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希望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塞外”是什么意思?
A. 南方地区
B. 边疆地区
C. 城市中心
答案:B
诗中反复提到“寒苦”,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温暖的渴望
B. 对寒冷的喜欢
C. 对春天的感叹
答案:A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苏轼的《调笑令》更强调春天的归属与内心的矛盾,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凋零与再生,表现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