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05:39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在这个月晦之际恰逢休假,年光随着宴会的更迭而转移。
早早的黄莺留住了客人,尽情饮酒,春天的时间却显得有些迟缓。
蓂草完全没有叶子,梅花却压满了枝头。
政事闲暇,风景如画,无法与岘山的时光相比。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景文,号逢原,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政府,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赴南亭游宴时,正值春末,恰逢月晦,本诗通过描绘春景与宴会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享受。
这首诗以“月晦”的意象开篇,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诗人通过月晦和春日的交替,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正如“年光逐宴移”所言,宴会的欢愉虽然短暂,但却在时光的流逝中显得弥足珍贵。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一句,通过黄莺的欢唱与人的醉意,传达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春日的迟缓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则形成鲜明对比,梅花的坚韧和顽强在此时显得尤为突出,恰似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精神。
最后两句“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则是诗人对岘山美景的怀念,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人生哲学:在繁忙政务中,偶尔的闲暇和美景是难能可贵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美和闲暇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月晦”指的是:
A. 每月的第一天
B. 每月的最后一天
C. 春天的开始
D. 冬天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早莺”象征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繁荣
C. 秋天的成熟
D. 冬天的寒冷
“政闲风景好”中的“闲”指的是:
A. 忙碌
B. 安闲
C. 吵闹
D. 清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风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刘长卿的诗更加注重春天的生机与宴会的欢愉,而王维则更强调秋天的静谧和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