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真宗永定陵 其一》

时间: 2025-05-12 04:19:43

诗句

金石凝虚笋,旌旗落暗尘。

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19:43

原文展示:

真宗永定陵 其一 宋祁 〔宋代〕 金石凝虚笋,旌旗落暗尘。 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金石般的誓言凝固成虚幻的笋影,旌旗上的尘埃落下,暗淡无光。唐尧那样的圣君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那些进献羹汤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石:比喻坚固不变的誓言或盟约。
  • 凝虚笋:比喻誓言如同虚幻的笋影,无法实现。
  • 旌旗: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比喻政权或王朝。
  • 落暗尘:指旌旗上的尘埃落下,暗喻王朝的衰落。
  • 唐尧:传说中的古代圣君,这里指理想的君主。
  • 进羹人:指那些只知进献羹汤的臣子,暗喻无能或无志之辈。

典故解析:

  • 唐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与舜并称“尧舜”,是儒家理想中的君主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参观永定陵(宋真宗的陵墓)时所作,表达了对宋真宗时代及其后世政治衰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金石誓言的虚幻化和旌旗尘埃的暗淡化,形象地描绘了王朝的衰落和理想君主的缺失。诗中“金石凝虚笋”一句,用金石的坚固来反衬誓言的虚幻,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旌旗落暗尘”则进一步以旌旗的尘埃来象征政权的衰败。最后两句“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直接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怀念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石凝虚笋”:金石本应坚固,但在这里却凝固成虚幻的笋影,暗示誓言的不可靠和理想的破灭。
  • “旌旗落暗尘”:旌旗是权力的象征,尘埃的落下意味着权力的衰落和王朝的没落。
  • “唐尧遂不见”:唐尧是理想的君主,他的不复存在象征着理想政治的缺失。
  • “空有进羹人”:进羹人指那些只知进献羹汤的臣子,这里暗指无能或无志之辈,与理想君主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石凝虚笋”比喻誓言的虚幻,用“旌旗落暗尘”比喻政权的衰落。
  • 对比:通过理想君主唐尧与进羹人的对比,突出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朝衰落和理想君主缺失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政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石:坚固的誓言。
  • 虚笋:虚幻的誓言。
  • 旌旗:权力的象征。
  • 暗尘:衰落的象征。
  • 唐尧:理想的君主。
  • 进羹人:无能的臣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石凝虚笋”比喻的是什么? A. 坚固的誓言 B. 虚幻的誓言 C. 真实的誓言 答案:B

  2. “旌旗落暗尘”中的“旌旗”象征什么? A. 军队 B. 政权 C. 旗帜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唐尧”是指什么? A. 古代圣君 B. 现代君主 C. 普通臣子 答案:A

  4. “空有进羹人”中的“进羹人”指的是什么? A. 有能力的臣子 B. 无能的臣子 C. 忠诚的臣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宋祁《真宗永定陵 其一》: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悲愤,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衰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了解宋祁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明妃曲 睡起 自咏 戏用方外语示客 南堂 杂咏 幽居春晚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 夏日十二首 其四 赠道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欲益反弊 畏天悯人 无字旁的字 林下神仙 米字旁的字 优游少断 大小年 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效的词语有哪些 内怛 帑帛 士雄 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根深叶茂 干字旁的字 冠盖相属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