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16:15
地炉宿松火,纸帐横梅枝。春虫扑蔌蔌,惟有蒲团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季雪夜的静谧场景:地炉里的松木火焰跳动,纸帐上横挂着梅枝,春天的虫子在窗外嗡嗡作响,唯有蒲团知道这份宁静的温暖。
本诗中提到的梅花,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寓意在逆境中仍能绽放美丽。梅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如《红楼梦》中提到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了在艰苦环境中孕育出的生命力。
姚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感山十咏》是姚勉在冬季雪夜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此诗写于一个安静的冬夜,表现了诗人对温暖和生命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冬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地炉宿松火”便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炉火映照出生活的安宁。而“纸帐横梅枝”则通过对梅枝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梅花在冷风中傲然挺立的韧性。
接下来的“春虫扑蔌蔌”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尽管外面寒冷,春虫的鸣叫却预示着生命的复苏。这种对比,加强了冬夜的静谧与生命力的对立,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向往。最后一句“惟有蒲团知”,则引人深思,蒲团既是温暖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宁静的寄托,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哲学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在寒冷的冬夜中,温暖和生命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纸帐”主要是用来做什么?
“惟有蒲团知”中的“知”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