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0:12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诗的意思是:枣花虽然小,但能够结果;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够吐出丝线。可笑的是牡丹花虽大,却什么也不能结果,最后只剩下一枝空花。
牡丹在古代被视为富贵和华丽的象征,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却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讽刺,指出其外表的华丽并不代表实际的价值。
王溥,字仲详,号兰亭,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作品丰富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怀。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上盛行对美的追求,尤其是对牡丹的崇拜,然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个现象的反思,认为外表的华美并不等同于实质的价值。
这首《咏牡丹》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展现了不同事物的价值与意义。开篇提到“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意在强调即使是微小的事物,只要有用处,便能够显现其价值;而牡丹虽然花大艳丽,但却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成果,最终只剩下一根空枝。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发笑,也引发了对美的追求是否真正有价值的思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讽刺,透过对牡丹的调侃,反映出作者对生活中表面繁华与内在空虚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批判那些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的事物,强调实际价值的重要性。通过牡丹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枣花”象征什么?
a) 大而美丽
b) 微小但有用
c) 空虚无用
诗人对牡丹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赞美
b) 讽刺
c) 中立
“桑叶虽柔解吐丝”中的“吐丝”指的是什么?
a) 结果
b) 制作丝绸
c) 开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