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冯当世挽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18:35:04

诗句

逍遥灵寿杖,严密具茨书。

脱屣遗浮世,披衣得旧庐。

酹非光禄酒,祭乏武昌鱼。

礼薄情从厚,秋风泪满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5:04

原文展示

冯当世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 韩维 〔宋代〕

逍遥灵寿杖,严密具茨书。
脱屣遗浮世,披衣得旧庐。
酹非光禄酒,祭乏武昌鱼。
礼薄情从厚,秋风泪满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诗人在写作时手持灵寿杖,心中充满对逝者的怀念,手中握着茨书,象征着对生死的思考。他选择脱去鞋子,远离尘世的纷扰,披上衣服,回到旧居。喝的不是丰厚的光禄酒,而是简单的祭品,连祭奠用的武昌鱼也显得不足。虽然礼仪薄弱,但情感却是厚重的,秋风中,泪水湿透了衣襟。

注释

  • 逍遥:悠闲自在。
  • 灵寿杖:祭祀时所用的手杖,象征长寿与灵魂的寄托。
  • 茨书:古代的书信,通常用于表示哀悼。
  • 脱屣:脱去鞋子,表示对世俗的超脱。
  • 光禄酒:丰厚的祭酒,象征尊贵的礼仪。
  • 武昌鱼:一种鱼,祭奠时常用。
  • 礼薄情从厚:仪式虽然简单,但感情却深厚。
  • 秋风:象征凋零与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于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冯当世去世之际,诗人心中充满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与惋惜,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用“逍遥灵寿杖”和“严密具茨书”描绘了诗人祭奠的情景,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脱屣遗浮世”显示出对尘世的放弃,表达了对逝者的崇敬与思念。后两句则以“酹非光禄酒”和“祭乏武昌鱼”来反衬仪式的简陋,然而情感的厚重却在“礼薄情从厚”中得以体现,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超越形式的限制。最后一句“秋风泪满裾”则通过秋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忧伤与思念,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逍遥灵寿杖:象征对逝者灵魂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其超然境界的向往。
    • 严密具茨书:显示对逝者的哀思,书信的严密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沉重。
    • 脱屣遗浮世:脱去鞋子,象征着对尘世的超脱与对逝者的敬意。
    • 披衣得旧庐:回到熟悉的地方,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 酹非光禄酒,祭乏武昌鱼:祭品的简陋反映出对逝者的情感并不因形式而减弱。
    • 礼薄情从厚:强调虽然仪式简单,但情感依旧深厚。
    • 秋风泪满裾:用秋风传达离别的伤感,泪水湿透衣襟,体现情感的真实与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祭酒、鱼等物象征化,传达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以对逝者的怀念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人生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灵寿杖:长寿与灵魂的象征。
  • 茨书:传达哀思的载体。
  • 秋风:象征离别与伤感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酹非光禄酒”是指什么?

    • A. 丰厚的酒
    • B. 简单的祭酒
    • C. 贵族的饮品
    • D. 俗世的酒
  2. “秋风泪满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江头》:同样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 李白《将进酒》:尽管主题不同,但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韩维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二者都通过对逝者或往事的回忆,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但风格上,韩维更倾向于内心的细腻情感,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韩维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进士顾云 夜夜曲 其二 再书边事 送友人归宣州 北山书事 寄南中友人 偶成 归舟偶述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尖嘴缩腮 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心惊胆裂 珠尘 婆罗洲 髟字旁的字 悬灯结彩 妙药灵丹 彐字旁的字 整一 旡字旁的字 军贼 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动而若静 白黑颠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