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02
登郡楼书怀三首
作者: 刘兼 〔宋代〕
烟雨楼台惭晦冥,
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
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
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
魂断愁深写不成。
在烟雨朦胧的楼台上,我感到惭愧和迷茫,
锦江水清澈,波平如镜。
卞和没有为荆山的耻辱而洗雪,
庄舄的空虚只让我伤感越国的情怀。
天边寂静,没看到大雁飞来,
云端依稀有僧侣走过。
我登高想接续《离骚》的吟唱,
却因忧愁深重,无法写成。
刘兼,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他的诗风融汇了豪放和细腻,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登郡楼书怀三首》创作于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诗人登高远眺,感慨身世与历史的沧桑,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忧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登楼时的复杂心情。开头的“烟雨楼台惭晦冥”,引入了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接着“锦江澄碧浪花平”,则通过清澈的江水与宁静的波面,构建了一种与内心冲突的美感。接下来的卞和与庄舄的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苦闷的自省。
诗的后半部分,天际的寂寥与云端的僧侣,象征着无尽的孤独与渴望。在“魂断愁深写不成”一句中,诗人表达了深沉的愁苦,尽管试图继承屈原的情怀,但却因内心的痛苦而无从下笔。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愁苦,也折射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焦虑,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反映了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不仅感受到孤独,也在寻找与历史的联系,渴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卞和未能做什么?
A. 为国捐躯
B. 为荆山洗雪
C. 写诗传世
“天际寂寥无雁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忧伤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反思历史与个人命运
C. 描绘爱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