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0
武陵道中
唐庚 〔宋代〕
朝持汉使节,暮作楚囚奔。
路入离骚国,江通欸乃村。
垣墙知地湿,草木验冬温。
寂寞桃源路,行人祗断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武陵山道上的经历。他早上作为汉朝的使者出发,傍晚却变成了楚国的囚徒,感叹命运的无常。沿路走入了《离骚》所描绘的国度,江水通向了一个叫“欸乃”的村庄。墙壁潮湿,草木也在证明着冬天的温暖。走在这寂寞的桃源路上,路过的行人只感到心灵的断裂与孤独。
作者介绍:唐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人生遭遇的深刻反思。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创作背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桃源”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武陵道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变幻与孤独,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开篇两句,诗人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从使者到囚徒身份的急剧变化,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和命运的捉弄。接着,诗人提到“离骚国”,这不仅是对屈原理想国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现实的逃避与反思。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用“垣墙知地湿”和“草木验冬温”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似乎在强调即使在冬季,生命依然顽强存在,给人以希望。然而,最后两句的“寂寞桃源路,行人祗断魂”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失落,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孤独与变幻,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离骚国”与哪个古代诗人有关?
诗中“寂寞桃源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朝持汉使节”中的“汉”指的是哪个朝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