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16:05
一条筇竹杖,扶我上层颠。
磴道无几里,高松皆百年。
崖开深见屋,春半已闻蝉。
斗绝中峰影,寺门峰影边。
我手持一根竹杖,扶着它来到山顶。
山路不过几里,松树都已有百年之龄。
山崖一开,深处便能看见房屋,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已能听到蝉鸣。
在斗绝峰的影子中,寺门与峰影交错。
徐震堮,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徐震堮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本诗创作于春分之后,诗人与友人一起登上万松岭,途中经过周漈村,最后到达佛山石壁寺共进晚餐。诗中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这首诗以清晰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日登山的乐趣和自然的壮丽。开篇以“筇竹杖”引入,既是登山的工具,也是诗人行走时的依靠,象征着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尊重。接下来,诗人通过“磴道无几里,高松皆百年”的描写,表现了登山路途的艰辛与周围环境的古老历史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崖开深见屋”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山崖的开口,深处的房屋隐约可见,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交融,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感觉。而“春半已闻蝉”则通过蝉鸣的描写,传达出春夏交替的季节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与气息。
最后两句“斗绝中峰影,寺门峰影边”则将视角从山峰转向寺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登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徐震堮所用的工具是什么?
A. 竹杖
B. 木杖
C. 铁杖
D. 石杖
诗中提到春天的象征是什么?
A. 雪花
B. 蝉鸣
C. 秋风
D. 雨水
诗的主要场景是哪个地方?
A. 万松岭
B. 佛山
C. 周漈村
D. 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