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7: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54:47
沁园春·水仙花
作者:熊琏 〔清代〕
仙乎仙乎,飘然尘外,一洁如斯。
避三春秾艳,暖红无分,一生位置,书案相宜。
韵绕瑶琴,冰凝残夜,为伴梅花冷不知。
凭谁赏携壶中清茗,雪里新词。
湘皋竟尔轻离。问何处苍茫系远思。
看鲛绡澹澹,依然约系,芳心倦放,未免含凄。
水墨能传,双钩最好,常忆珊珊欲回迟。
香风近恰凌波惊见,幽梦回时。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高洁与孤傲,表达了作者对纯洁事物的向往与思考。诗中提到水仙花如仙子般飘然出尘,避开春日的繁华与喧嚣,适合在书案上静静欣赏。诗人通过音乐与夜色的描绘,表现了梅花的孤冷。最后,诗人借水仙花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作者介绍:熊琏(约1655-约1715),字子美,号淳庵,清代诗人,以清丽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水仙花广受喜爱之时,诗人借水仙花抒发对清雅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高洁与内心孤独的情感。
《沁园春·水仙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水仙花的孤傲与高洁。开篇的“仙乎仙乎,飘然尘外”直抒胸臆,传达出水仙花如仙子般不受尘世影响的心境。接着,诗人将水仙花与春天的繁华对比,表现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在“韵绕瑶琴,冰凝残夜”中,诗人借用音乐与寒夜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的美感。逐渐,诗中的情感由对水仙花的欣赏转向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人在描绘水仙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内心的惆怅,整体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结尾处对香风与幽梦的描写,使整首诗在清新中又透出一丝凄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韵绕瑶琴”将水仙花的清韵比作音乐,增强了意象的美感;“香风近恰凌波惊见”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赋予了花一种灵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水仙花的高洁与孤独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及对内心孤独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乎仙乎”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水仙花的赞美?
“芳心倦放”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