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1: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1:39:47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苏轼 〔宋代〕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微霜覆盖了绿意,尽管头发稀少,但我仍然像刚洗过头一样清爽。我的帽子整齐,头巾横展,美人怜惜我已老去,用玉手为我插上黄菊。秋天的露水沉重,真珠般的露珠沾湿了我的袖子,散发着余香。坐在我对面的人如同美玉般无瑕,花影映衬着花下的美人。蜂蝶在花间飞舞,争相追逐。明年即便人再强健,这样的聚会恐怕难以重现。我们须得仔细看看,晚上的月亮升起,映照着银烛的光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这首词写于重阳节前后,苏轼在湖州暂住,因重阳节的习俗而作。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敬老与团聚,诗中既有对秋天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千秋岁》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词,更是苏轼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浅霜侵绿”描绘了秋天的气息,似乎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美好是短暂的。美人与黄菊的意象交织,既表现了生机与希望,也暗示了衰老的无奈。苏轼用“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道出了时光无情,聚会的难得。“晚来月上和银烛”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月光与烛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整首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感慨。
《千秋岁》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诗中“浅霜侵绿”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到来?
答案:
《秋夕》 by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