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0:37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我从兴国出发,前往筠宿的石田驿,路过一个野人居所,
溪水边的青山层叠起伏,骑着快马,轻盈的衣衫随风掠过。
依山而立的修竹旁有几户人家,清澈的泉水从小路流过,知道我口渴。
穿着草鞋,手持竹杖走得轻松自如,蒲团和松床也都舒适惬意。
夜深了,风露洒满庭院,只有孤零零的萤火虫在闪烁。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和仲,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后世称为“苏东坡”。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流寓于南方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田园,正是他所向往的宁静生活。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简单朴素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青山、溪水、竹林的描绘,诗人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幽静的山水画卷中。开头两句以“溪上青山三百叠”引入,生动地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接着通过“快马轻衫”表现出诗人行走的轻松,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诗中“倚山修竹有人家”,即便是山间小屋,也显得生机勃勃,恰如乡村的安宁与温馨。
下半部分通过“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描绘了诗人简朴而舒适的生活状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结尾一句“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则带有一丝孤独与宁静。深夜中,只有萤火虫的闪烁,映衬出一种恬淡、自然的氛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对田园诗意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快马轻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装备
B. 诗人的情绪
C. 诗人的家乡
诗中“芒鞋竹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生活条件
B. 诗人的旅行方式
C. 诗人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