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郎中有诗谢寄藤杖仍次韵答之》

时间: 2025-05-01 18:36:33

诗句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

紫贝斑文鞭更烂,赤龙苍骨蜕尤奇。

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

非但与君扶脚力,鏦蛟剸虎要支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6:33

原文展示: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 紫贝斑文鞭更烂,赤龙苍骨蜕尤奇。 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 非但与君扶脚力,鏦蛟剸虎要支持。

白话文翻译:

在海南找到了一根古老的藤枝,准备送给诗人杜牧。 这藤枝上的紫贝斑纹更加灿烂,赤龙般的苍骨蜕变尤为奇特。 无论道路是平坦还是险峻,它都能保持完整无损。 它的用途随时间而变化,无论何时都能发挥作用。 不仅是为了帮助你行走,更是为了在面对困难时给予支持,就像斩蛟屠虎一样。

注释:

  • 海南:指今天的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
  • 古藤枝:指古老的藤蔓植物的枝条。
  • 杜牧之: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牧。
  • 紫贝斑文:形容藤枝上的斑纹如同紫色的贝壳。
  • 赤龙苍骨:形容藤枝的颜色和质地,赤龙指红色的龙,苍骨指苍劲的骨骼。
  • 夷险:平坦与险峻。
  • 行藏:指物品的用途和隐藏的价值。
  • 鏦蛟剸虎:比喻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是他对友人李郎中赠送藤杖的回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藤杖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对李郎中赠送藤杖的感谢和回应。诗中,他赞美了藤杖的独特和实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藤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海南觅得古藤枝”一句,既表明了藤杖的来源之远,也暗示了其珍贵。“持与诗人杜牧之”则巧妙地将藤杖与著名诗人杜牧联系起来,增加了诗的文化底蕴。后几句通过对藤杖的描述,展现了其坚韧和多用途的特点,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友情的坚定和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答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南觅得古藤枝”:作者在海南找到了一根古老的藤枝,这里的“觅得”表明了藤枝的珍贵和难得。
  2. “持与诗人杜牧之”:作者准备将这根藤枝送给诗人杜牧,这里的“持与”表达了作者的慷慨和对杜牧的敬仰。
  3. “紫贝斑文鞭更烂”:形容藤枝上的斑纹如同紫色的贝壳,这里的“更烂”意味着斑纹更加灿烂。
  4. “赤龙苍骨蜕尤奇”:形容藤枝的颜色和质地,赤龙指红色的龙,苍骨指苍劲的骨骼,这里的“蜕尤奇”表明了藤枝的蜕变过程非常奇特。
  5. “路无夷险终全节”:无论道路是平坦还是险峻,藤杖都能保持完整无损,这里的“终全节”表达了藤杖的坚韧。
  6. “用有行藏一任时”:藤杖的用途随时间而变化,无论何时都能发挥作用,这里的“一任时”表明了藤杖的多用途。
  7. “非但与君扶脚力”:不仅是为了帮助你行走,这里的“扶脚力”指藤杖的实用功能。
  8. “鏦蛟剸虎要支持”:在面对困难时给予支持,就像斩蛟屠虎一样,这里的“鏦蛟剸虎”比喻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贝斑文”和“赤龙苍骨”都是比喻手法,用以形容藤杖的外观和质地。
  • 拟人:如“路无夷险终全节”将藤杖拟人化,赋予其坚韧不拔的特性。
  • 对仗:如“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藤杖的独特和实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藤杖的描述,作者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坚定支持。

意象分析:

  • 古藤枝:象征着坚韧和古老,代表了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沉淀。
  • 紫贝斑文:象征着美丽和独特,代表了藤杖的外观特征。
  • 赤龙苍骨:象征着力量和坚韧,代表了藤杖的质地和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牧之”是指哪位著名诗人? A. 杜甫 B. 杜牧 C. 杜审言 答案:B

  2. 诗中的“紫贝斑文”形容的是什么? A. 藤枝的颜色 B. 藤枝的斑纹 C. 藤枝的质地 答案:B

  3. 诗中的“鏦蛟剸虎”比喻的是什么? A. 勇敢面对困难 B. 藤杖的实用功能 C. 友情的坚定支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的《秋夕》: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与何梦桂的这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赤壁赋》与何梦桂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杜牧诗集》
  • 《苏轼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日登九山 渔父 英烈夫人 医士 雪中听{左泉右系}州邓道士琴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相士 喜晴 题岳麓寺道乡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雕栏玉砌 衡樊 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浇泼 华星秋月 扶摇万里 厌结尾的成语 归正反本 小字头的字 创钜痛深 渰渰 子字旁的字 口小 礼开头的成语 革字旁的字 圣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