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5
原文展示:
偶成 何梦桂 〔宋代〕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閒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白话文翻译:
我手捧一卷《南华经》,点燃一炷香,身心闲适,无论身处何地都感觉像是仙境。 清晨,竹林的沙沙声透过窗户唤醒我;白天,花影随着阳光移动,让我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在杜曲自耕自足,即使贫穷也感到快乐;在柴桑安葬,死亡又有何妨。 那些过往的悠悠往事都已化作尘土,只剩下我这满头白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岩叟,号梅涧,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在隐居生活中偶然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和对生死的超然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景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诗中“一卷南华一炷香”展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宁静;“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淡然。最后两句“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则体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放下和对老去的接受,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和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卷南华一炷香”中的“南华”指的是什么? A. 《庄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论语》
诗中“身閒随处是仙乡”中的“仙乡”比喻什么? A. 仙人居住的地方 B. 隐居生活 C. 闲适自在的生活环境 D. 自然景物
诗中“悠悠往事俱尘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过往的放下 C. 对过往的悔恨 D. 对过往的执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