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41
从军行
作者: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这首诗描绘了从军征战的场景。诗人行走在通往玉门的道路上,追击敌人至金微山。军中传来悠扬的笛声,演奏着梅花曲,而刀剑在月光下闪闪发光。鼓声在海上响起,士兵的气概如同云间的气势。诗人渴望能斩下敌酋的首级,勇敢地长驱直入静铁关。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抒情,追求个性与自由,作品多涉及山水、酒、人生等主题。
《从军行》创作于李白的军旅生涯,反映了当时盛行的征战与国事,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忠诚。
《从军行》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首句“从军玉门道”即点明了诗的主题,玉门道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象征着征战的不易与艰辛。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仿佛能听到海上的鼓声,感受到士兵们的紧迫感与战斗的热血。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两句,将音乐与刀剑的影像巧妙结合,既有柔和的艺术气息,又不失战斗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军事生活的多样性和紧张感。最后,诗人愿望斩敌酋的豪情壮志,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征战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国家的忠诚,充满了英雄气概与壮志豪情。
李白被称为哪种类型的诗人?
“愿斩单于首”中的“单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门道”象征着什么?
李白的《从军行》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塞征战的情景,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英雄气概和情感,而王昌龄则更注重于描写边疆的壮丽与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