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8:54
台荡古名胜,但言心已驰。一毡难稳坐,双屐好相随。去郭闻尚远,出游知几时。因风须示我,妙画与新诗。
这片古老的名胜风景如画,但我却心绪飘散,无法静坐在这里。一张毡子上难以稳坐,双屐(鞋子)也只好随我而行。离开城郭的路途听起来还很遥远,出游的时间又不知要等到何时。请借风的力量向我展示,那些美妙的画作和新作的诗篇。
本诗提到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李流芳生活在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喜爱游山玩水的盛行时期。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以及游玩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流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怀和自然景色为主。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览西湖时,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由游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由出游的渴望。开篇的“台荡古名胜”即刻引入读者的视野,展现出西湖的广阔与美丽。然而,诗人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感到心神不宁,无法静坐其中,反映出他内心的烦扰与对游玩的期待。接下来的“去郭闻尚远”一语,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在轻松的笔调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因风须示我,妙画与新诗”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来寻找灵感,体现了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创作的热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情感的复杂性。诗人在美景中感受自由与束缚的矛盾,反映出一种人对自然、时间及自我内心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名胜”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山 B. 西湖 C. 泰山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展示美妙的画作与新诗? A. 太阳 B. 风 C. 雨
“一毡难稳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悠然自得 B. 心神不宁 C. 快乐无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流芳的《西湖寄沈无回于黄岩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后者则反映了国破家亡后的沉痛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但都同样展现了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