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叶浩吾 其五》

时间: 2025-07-12 13:06:25

诗句

亦知非远别,云树黯销魂。

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

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

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06:25

原文展示:

亦知非远别,云树黯销魂。
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
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
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

白话文翻译:

虽然知道这不是远别,云雾和树木使人心情沉重。
心随着孤独的帆船远去,归来时已是黄昏细雨。
回到家中才知客人乐趣多,然而经历的艰难让人难以后悔自己仍然活着。
岁末时分若再相见,恐怕头上已添白发。

注释:

  • 非远别:并不是长久的离别。
  • 云树黯销魂:云雾和树木令人感到心情沉重,销魂指心神不宁。
  • 心逐孤帆远:心随孤独的帆船远行,表达一种孤独的情感。
  • 人归暮雨昏:归来时已是黄昏和细雨,暗示归来的时间和环境的萧索。
  • 知客乐:知道有客人来访,心中感到愉悦。
  • 多难悔身存:经历了许多艰难,才感到活着的珍贵。
  • 岁晚如相见:岁末时若能再相见。
  • 添雪鬓痕:形容因岁月流逝而白发增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曾佑(1844-1924),字子韵,号松庐,晚号云鹤,清代诗人,浙江余姚人。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绘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和周遭环境的影响下,表现了对离别、归来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尤其在岁末之际,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重聚与变迁。

诗歌鉴赏:

《答叶浩吾 其五》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的诗作。首句“亦知非远别”开篇即表明,尽管离别并不遥远,然而云雾和树木却令人的心情沉重,仿佛在暗示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亦足以让人感到心灵的孤寂和惆怅。

接下来的“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归来的寂寥,孤帆象征着远行的心境,而“暮雨昏”则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而“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则转向了对生活的反思,虽然经历了艰难,回到家中却发现与朋友相聚的欢乐,这显示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则以岁末时重聚为背景,感叹岁月的流逝,若再相见,恐怕已添白发,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有对相聚的珍视,流露出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亦知非远别”:表明离别的并不遥远,情感的深厚。
    • “云树黯销魂”: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云雾和树木象征着忧愁。
    • “心逐孤帆远”:内心的孤独感随船而去,表达离愁。
    • “人归暮雨昏”:描绘回家的情景,营造出凄凉的气氛。
    • “到家知客乐”:再回家中,体会与朋友相聚的乐趣。
    • “多难悔身存”:经历艰难,活着的价值愈发显现。
    • “岁晚如相见”:岁末重聚的期待。
    • “应添雪鬓痕”:岁月流逝带来的白发,象征人生的变迁。
  • 修辞手法

    • 比喻:“心逐孤帆”将内心的孤独比作远行的帆船,形象生动。
    • 拟人:“云树黯销魂”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形成整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归来的感慨,体现了人生无常与人际关系的珍贵,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孤帆:象征孤独与远行,代表诗人内心的漂泊感。
  • 云树:象征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忧伤,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暮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归家的孤独与哀愁。
  • 雪鬓痕: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心逐孤帆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
    • C. 兴奋
    • D. 忧虑
  2. “岁晚如相见”中的“岁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多难悔身存”是指什么?

    • A. 对过去的悔恨
    • B. 生命的珍贵
    • C. 朋友的离去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夏曾佑的诗则更强调了对离别与相聚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李白更倾向于思乡情,而夏曾佑则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用韵酬朱制干忆梅 题归来馆 杨柳枝 其四 直汀晚望 寄游山友人 感怀 接花 春词 题高皇过沛图 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僵桃代李 虎字头的字 包含镝的词语有哪些 辙印 九品中正 包含屈的词语有哪些 面面皆到 逻候 扼腕长叹 玄妙莫测 赏召 耒字旁的字 橘化为枳 古门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