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10
《杂诗二首》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在巍峨的钟山之巅,酷热的夏日道路显得分外炽烈。
高明的阳光照耀着云门,远处的景象熠熠生辉而又寒冷。
高昂的士人们,根植于他们所固守的地方。
吕望虽然年老,但也只不过是看世事的老头儿。
管仲即使是个小囚犯,却能够建立一番功业。
人生何必常有常态,唯有对年岁渐暮的忧虑。
幸好寄托于不成才的躯体,暂且如猛虎般走步。
怎么能让自己受苦,与世共处而安居。
因为不慎小节,庸人笑我度日。
吕望尚且不再希冀,夷齐又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呢?
远送新行的客人,临近年末才归来。
入门之际望见爱子,妻妾对人悲伤。
听说孩子不可见,日头已渐西沉。
孤坟在西北,常常思念你来得太迟。
轻轻掀起衣裳走上墓丘,只看到蒿草与薇草。
白骨归于黄泉,肉身乘着尘埃飞去。
生前不识父,死后又知我是谁。
孤魂在暮色中徘徊,漂泊不知安放何处。
人生所图不过是子孙后代,你死我念追忆。
俯仰之间伤心意,泪水不觉沾湿衣襟。
人生本有定数,唯恨生辰太过稀少。
孔融,字文举,汉末著名文人,曾任官职以其才华著称。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思想深邃,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
《杂诗二首》写于汉末动荡的时代,社会动乱使得人们对生命、理想与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孔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
《杂诗二首》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第二部分则更为个人化,涉及家庭与生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挣扎和孤独感。诗中提到的吕望和管仲,不仅是历史人物的代名词,更是对待命运的不同态度的象征。吕望的无奈与管仲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如“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死亡的思考。而“孤魂游穷暮”则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对比与冲突的美感,通过历史与个人的交错,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理想追求的深切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索。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个人的命运,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理想追求的深刻认识,反映出人们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坚持与无奈。
选择题:吕望在诗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蒿与薇”象征_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