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杂曲 其五》

时间: 2025-04-26 03:54:25

诗句

当筵窈窕善吴音,能唱新词动客心。

忽听阳春传雅曲,是谁湖上发高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5

西湖杂曲 其五

原文展示

当筵窈窕善吴音,
能唱新词动客心。
忽听阳春传雅曲,
是谁湖上发高吟。

白话文翻译

在宴席上,那个身材窈窕、声音动人的女子,
能唱出动人的新词,打动了在场的客人。
忽然听到春天的气息传来雅致的乐曲,
不知道是谁在湖上高声吟唱。

注释

  • 当筵:在宴席上。
  • 窈窕:形容女子身材修长、优美。
  • 吴音:指吴地(今江苏、上海一带)的方言和音乐。
  • 新词:新创作的歌曲或诗词。
  • 阳春:春天的象征,常用来指美好的音乐或诗歌。
  • 雅曲:高雅的音乐。
  • 高吟:高声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大相,明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往往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西湖杂曲》是区大相的一组诗作,主要描写西湖的美丽风光与人文情怀。本诗描写了宴席上的一位女子,以其声音和新词吸引众人,表现了西湖的文化氛围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杂曲 其五》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宴席上的一幕,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和她所唱的新词对客人的感染力。诗人通过“窈窕”“善吴音”等词语,勾勒出女子的优雅形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女子的欣赏与赞美。接着,诗人以“忽听阳春传雅曲”引入自然的音律,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生动的听觉享受。

整首诗意境清新,营造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氛围。尤其最后一句“是谁湖上发高吟”,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似乎在问,湖面上此刻的吟唱者是否与诗人心中那份美好情感有所呼应。诗中不仅蕴含了对美的向往,也反映了文人雅士在春日宴席中追求音韵之美、情感之深的文化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筵窈窕善吴音:在宴席上,身材窈窕、声音动人的女子。

    • 这里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才情,吴音则指代她的声音具有地域特色。
  2. 能唱新词动客心:她能唱出动人的新词,打动了在场的客人们。

    • 新词的引入使得宴席的气氛更加热烈,表现出文人们的欣赏与赞叹。
  3. 忽听阳春传雅曲:忽然听到如春天般的雅致乐曲。

    • 这里用“阳春”来比喻春天的美好,传达出声音的高雅。
  4. 是谁湖上发高吟:不知道是谁在湖上高声吟唱。

    • 结尾给人以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声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优雅的音乐,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赋予人性,使得春天的乐曲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欣赏,表达了文人雅士在春日宴会中对音乐、情感的追求与陶醉,展现了西湖的文化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窈窕: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阳春:象征春天,代表生机与希望。
  • 雅曲:象征高雅的艺术与文化追求。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音”主要指什么? A. 京剧
    B. 吴地的方言和音乐
    C. 现代歌曲
    D. 西北民谣

  2. 填空题:诗中“当筵窈窕善吴音”描绘的是一位__的女子。

  3.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 (对 / 错)

答案

  1. B
  2. 美丽
  3. 错(主题是对音乐与美好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西湖杂曲 其五》和《春江花月夜》,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融合,但《春江花月夜》更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意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绮罗香 其一 十六夜 绮罗香 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 绮罗香·题纨扇仕女 绮罗香·雪霁月来,走促汀鹥消寒图词句,已得一阕,次韵和谢,重题卷尾,至后八日 绮罗香 病起 绮罗香 护花铃 绮罗香 梅魂 绮罗香 沈融谷新娶夫人,善琴书,同人共赋 绮罗香 宋牧仲座上闻歌 绮罗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字头的字 篁径 战事 苛政猛于虎 反文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陶匏 户字头的字 耂字旁的字 包含积的词语有哪些 行短才乔 庙堂伟器 跂想 不追既往 访问 年壮气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