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8:58
黛写残山带郭遥,
镜浮新水不通潮。
堤边绁马客投寺,
花里唱歌船过桥。
红粉年年化香土,
春风处处长兰苕。
湖心亭子湖心月,
醉与何人度此宵。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远处的山峦黛色如墨,环绕着城市的边缘;湖面如镜,波光粼粼,水面并不随着潮汐起伏。堤岸边,骑马的客人投宿寺庙,花丛中,划船的人在歌唱,船只缓缓驶过桥梁。每年春天,红色的花朵化作香土,春风中到处都是兰苕的生长。在湖中心的亭子下,湖心的明月照耀着,不知今宵将与谁同醉。
葛一龙,明代诗人,字子龙,号孟渔,生于明中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风格清新脱俗,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
诗作于明代,正值西湖风景名胜的鼎盛时期,诗人游历西湖,受美景启发而作。西湖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
这首《西湖》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便以“黛写残山”引入,给人以清新而幽远的感觉,仿佛山峦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美丽。接着,诗人用“镜浮新水”来形容湖水的宁静与清澈,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堤边的骑客、花中的歌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时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红粉年年化香土”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感叹春天的花开与逝去,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而结尾“醉与何人度此宵”则引发了人对孤独与陪伴的思考,诗人在月下独酌,留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生活中孤独感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堤边绁马客”指的是什么?
A. 骑马的游客
B. 坐船的旅客
C. 住在寺庙的人
D. 在花丛中唱歌的人
“红粉年年化香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开的喜悦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生命的热爱
诗的最后一句“醉与何人度此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寂静
D.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