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00
投子山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缅怀鲁将军,兵败携部曲。
来投衲子衣,解甲饭戎菽。
谁令名此山,异代有余辱。
全诗翻译:
怀念鲁将军,他在战斗中失败,带着部下逃亡。
来到这里,穿上僧人的衣服,脱下铠甲,吃着战争时期的豆类食物。
是谁给这座山起了这个名字,让它在不同的时代都带有羞辱的意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投子山”本身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而诗中提到的鲁将军可能象征着历史上被迫投降的将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战乱的反思。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1年-1125年),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其精致的词作著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英雄人物屡遭不幸的时代背景下。周邦彦借助鲁将军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英雄落魄的同情。
这首《投子山》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对鲁将军的怀念,传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遭遇的不平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开头两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将军的失落与无奈,战败后他不得不与部下投靠僧侣的生活,这一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诗的后两句则更具哲理性,质疑了历史的赋名与耻辱的延续,表现了对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这里的“余辱”不仅是对将军的耻辱,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批判,历史的悲剧在不断上演,留下的只有屈辱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关怀,也有对历史的反思。
逐句解析:
缅怀鲁将军,兵败携部曲。
来投衲子衣,解甲饭戎菽。
谁令名此山,异代有余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同情,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思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投子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邦彦
C. 杜甫
D. 白居易
“解甲”在文中是指什么?
A. 战斗
B. 休息
C. 脱下铠甲
D. 逃跑
诗中提到的“鲁将军”象征什么?
A. 勇敢
B. 英雄的悲剧
C. 胜利
D. 归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