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32:53
一春飞电不停光,
谁纵群阴共闭阳。
出谷野云笼树白,
漫堤湖水入江长。
莺辞青帝啼犹湿,
燕得晴天喜欲狂。
想到六如亭下路,
屐泥封尽落花香。
在这个春天,电光闪烁,光影不断;
是谁让阴云遮住了阳光?
出谷的野云笼罩着白色的树木,
漫长的湖水涌入江中。
黄莺在青帝(春天的神)面前悲鸣,泪水还未干;
燕子在晴天中欢呼雀跃,仿佛快要疯狂。
想到六如亭下的那条小路,
鞋履沾满泥土,掩盖了落花的香气。
陈恭尹(约1572-1626),明代诗人,字梦得,号南山。生于江南,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常与友人吟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此诗创作于春雨频仍的四月,诗人借助春雨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同时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动展现了春雨过后自然界的变化。首联“春飞电不停光”以生动的比喻开启了全诗,给予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仿佛置身于不断闪现的电光之中。接下来的“谁纵群阴共闭阳”则引入了阴云的意象,暗示春天的多变和阴郁。
中间两联通过“出谷野云”和“漫堤湖水”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象,表现出苍翠的山野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水画卷。而“莺辞青帝啼犹湿,燕得晴天喜欲狂”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春雨给动植物带来的不同影响,莺的悲鸣与燕的欢跃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反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结尾“想到六如亭下路,屐泥封尽落花香”则将情感引回到个人的思考中,回忆起与友人共游的情景,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整体上,这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多变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青帝”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
“屐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