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5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55:48
寄从叔
杜荀鹤 〔唐代〕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
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
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家族与我选择的道路格格不入,年复一年我仍然像个普通的布衣般生活。虽然我努力吟诵诗歌来表达我的性情,但这世道却常常与我的理想相悖。夜晚的雁群让我忧愁得痴痴坐着,渔乡的老人总是想念归家。为了成为一个儒者,我本可以立足于世,但这却是因为我时运不济,机会不佳。
作者介绍:杜荀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失落之感。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困境与理想,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寄从叔》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坚定。开篇即以“三族不当路”点出自己与家族的疏离,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苦吟天与性”的自我反省,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执着。尽管社会的现实与个人的追求相悖,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夜晚的雁群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渔乡的老者则唤起了对故土的眷恋,展示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最后一句“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惋惜,也反映出对命运的感慨。这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思考,展示了杜荀鹤的才华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三族不当路”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家庭的富裕
b) 家族关系的疏远
c) 诗人的成就
“苦吟天与性”中的“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诗人的命运与性情
c)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诗的最后一句“自是拙时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命运的不满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荀鹤的《寄从叔》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失落感,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悲痛,而杜荀鹤则更关注个人的孤独与思乡。这两首诗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提供了深入思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