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48
破阵子(祓禊)
——范成大
漂泊天隅佳节,
追随花下群贤。
只欠山阴修禊帖,
却比兰亭有管弦。
舞裙香未湔。
泪竹斑中宿雨,
折桐雪里蛮烟。
唤起杜陵饥客恨,
人在长安曲水边。
碧云千叠山。
在这个漂泊的佳节,我在天边游荡,追随着在花下聚集的贤士们。只可惜在山阴修禊的帖子不够,却比起兰亭的宴会更有气氛。舞裙的香气尚未洗净,泪水在斑驳的竹子上留下宿雨,折下的桐树在雪中绽放出蛮州的烟雾。唤起了杜陵那位饥饿的客人的怨恨,人在长安的曲水边,碧云叠嶂如山。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太冲,江苏吴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常流露出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漂泊之际,寄情于春日的节庆,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破阵子(祓禊)》是一首具有浓厚春日氛围的词作,体现了范成大的细腻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全诗以“漂泊天隅佳节”开篇,便引出一种孤寂而美好的情感。诗人以“追随花下群贤”描绘出一幅春日聚会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场生动的宴会之中。
诗中提到的“山阴修禊帖”,不仅是对古代春水仪式的回忆,更是对友谊和集会的渴望。对比兰亭的盛况,诗人似乎感到一种失落,仿佛在追忆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舞裙香未湔”,则通过对舞蹈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即将消逝的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泪竹斑中宿雨”与“折桐雪里蛮烟”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展现出一种忧伤的美感。最后的“人在长安曲水边”,则将身在繁华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友谊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佳节的珍惜与对友人聚会的向往,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漂泊天隅佳节”中的“漂泊”指的是:
A. 定居
B. 游荡
C. 旅行
D. 返回
“泪竹斑中宿雨”中的“泪竹”寓意:
A. 竹子的美丽
B. 情感的流露
C. 雨水的滋润
D. 竹子的坚韧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
A. 一种花
B. 一座山
C. 王羲之的宴会
D. 一首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