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4:05
阴谷云低梅雨多,黄山涤源溪涌波。
南风匝地送归客,双桨下濑如投梭。
严夫子,君举酒,我其为君歌。
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
杜鹃晓啼猿暮叫,客行到此真蹉跎。
穷愁无复理,一饮三叹息。
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同乡更同调,目击心已传。
蛰虫欲作雷奋地,万籁方寂风行山。
吹竽唤我醒,连鼓相追攀。
飙车电毂不可辇,但觉两腋生飞翰。
狂歌不必终曲,戏奕不必满局。
有时不揖上马去,出门大笑惊僮仆。
穷乡眼冷见未曾,道上嗫嚅相指目。
云此陕隘何以有二士,直恐翩翩跨黄鹄。
广文组解登王畿,诸公贵人争劝归。
常日心期有定论,赠行不惜重费词。
腰金佩璐众目好,汗简沉碑千载痴。
一尊有意重山岳,五鼎无心轻网丝。
严夫子,应领略,别后频书相发药。
我既为万顷之狎鸥,君勿作九皋之鸣鹤。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05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阴谷云低梅雨多,黄山涤源溪涌波。
南风匝地送归客,双桨下濑如投梭。
严夫子,君举酒,我其为君歌。
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
杜鹃晓啼猿暮叫,客行到此真蹉跎。
穷愁无复理,一饮三叹息。
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同乡更同调,目击心已传。
蛰虫欲作雷奋地,万籁方寂风行山。
吹竽唤我醒,连鼓相追攀。
飙车电毂不可辇,但觉两腋生飞翰。
狂歌不必终曲,戏奕不必满局。
有时不揖上马去,出门大笑惊僮仆。
穷乡眼冷见未曾,道上嗫嚅相指目。
云此陕隘何以有二士,直恐翩翩跨黄鹄。
广文组解登王畿,诸公贵人争劝归。
常日心期有定论,赠行不惜重费词。
腰金佩璐众目好,汗简沉碑千载痴。
一尊有意重山岳,五鼎无心轻网丝。
严夫子,应领略,别后频书相发药。
我既为万顷之狎鸥,君勿作九皋之鸣鹤。
白话文翻译:
在阴云密布的谷地,梅雨连绵不绝;黄山的涤源溪水如潮涌动。
南风遍地送走归来的客人,双桨划水就像在投梭。
严夫子,您举起酒杯,我为您高歌。
万山环绕,石头凿刻,官居的破屋上缠绕着烟雾与藤萝。
杜鹃在黎明啼鸣,猿猴在黄昏叫唤,客人在此地真是蹉跎岁月。
穷困的愁苦无从理会,饮酒三次叹息。
城东的学校里有位佳人,邂逅让我多吃一顿。
同乡之间更是同音,目光相触心意已传。
蛰虫想要作雷,万籁俱寂山中风行。
吹竽唤我苏醒,连鼓声追逐我。
飞车电毂不可驾驭,唯觉两腋生出翅膀。
狂歌不必唱完,游戏不必满局。
有时不需拱手上马,出门大笑惊动仆人。
在这穷乡僻壤,目光冷淡,未曾见到的人们道上低语。
这陕隘之地为何会有两位士人,真怕他们像黄鹤一样翩翩而去。
广文组解登上王畿,众位公贵人纷纷劝我回去。
常日里心中有定论,赠行之时不惜费词。
腰间金饰佩玉众人羡慕,汗水浸透的简牍在千载间也显得痴迷。
一杯酒意重如山岳,五鼎无心轻如网丝。
严夫子,您应当领悟,分别后常寄书信相传药方。
我既为万顷的海鸥,您不要作那九皋的鸣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山,号云亭,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风光,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送子文杂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送别诗,范成大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的情景与内心的感受。诗中开篇以“阴谷云低梅雨多”引入,营造出阴沉湿润的气氛,暗示着离别的沉重。接着诗人用“南风匝地送归客”的意象,描绘了友人归去的画面,感受到一丝温暖的情感在阴雨中涌动。
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诗人将山水与人事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杜鹃晓啼猿暮叫”,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随着诗的推进,情感逐渐深入,诗人以一饮三叹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显示出离别的无奈与忧伤。
最后,诗人以“我既为万顷之狎鸥,君勿作九皋之鸣鹤”作结,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一种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范成大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既有离别的悲伤,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阴谷云低梅雨多”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城东黉舍有佳人”中“佳人”指的是?
诗中“我既为万顷之狎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