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40
老来穷苦事相违,兀坐铃斋竟日痴。
眼目昏缘多押字,胸襟俗为少吟诗。
月侵灯影吏方去,春遍梅梢官未知。
直待食新方绶带,明朝骑马过陵陂。
年纪大了,生活的贫困与我所追求的理想相违背,我在这个小小的书斋里整天呆坐,显得愚钝。由于眼睛昏花,我写字时常出错;而我的胸怀由于俗事缠身,吟诗的机会也少了。夜晚月光照进灯影,官吏刚刚离去;春天的气息遍布梅树的枝头,而我并不知道这些。等到新鲜的食物送来,我才终于放下心来,明天骑马去陵园拜访。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季明,号“坐啸斋”,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生活在国家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感受与时代的变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结合生活与自然景物。
《坐啸斋书怀》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反思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的苦闷与对现实的深刻观察。
《坐啸斋书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范成大晚年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感叹年老后的穷困和理想的距离,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失落感。第一联中的“老来穷苦事相违”直接点明了生活的矛盾,而“兀坐铃斋竟日痴”则传达出诗人无所事事的无奈与愁苦。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眼目昏花、胸怀俗虑,显示出他对于诗词创作的懈怠和内心的压抑。月夜的静谧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月侵灯影”与“春遍梅梢”的意象交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食新与骑马拜访的意象暗示了对官职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希望,尽管现实依旧让人感到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同时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希望。
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无奈
C. 忧愁
诗中提到的“铃斋”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书房
C. 官职
“月侵灯影”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繁华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