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9:09
病怯春寒添絮衣,
神情全减少年时。
仅堪田舍陪乡饮,
难向湖亭看水嬉。
清旦羲和升日毂,
回风王母带云旗。
管箫声散人归晚,
独有萤穿马季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身体虚弱而感到春寒料峭,心情也随之减退,仿佛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虽然只能在乡间的田舍与乡邻喝酒,但却无法去湖亭看水嬉戏。清晨时,太阳升起,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春风中飘动着仙女的云旗。傍晚时分,箫声悠扬,伴着归家的人们,唯有萤火虫在马的帷帐中穿行,增添了几分孤寂的气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云,号菊隐,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诗歌多描写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色而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内心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身体病弱也加重了这种感受,因此表达了对美好春日的向往与无奈。
这首诗以病怯的身体与春寒作开篇,生动描绘了诗人因病痛而感受到的春日寒意和生命的脆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往昔活力的追忆与现实孤寂的感慨。前四句突出诗人因身体虚弱而无法参与春日的欢乐活动,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后四句通过描绘清晨的阳光和傍晚的箫声,展示了春日的美好与人间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春寒、乡饮、湖亭、清旦、箫声等元素,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个人的悲苦。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表现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冷暖与人情的冷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和”是指:
A. 月亮神
B. 太阳神
C. 风神
“病怯春寒添絮衣”中的“怯”字可以理解为:
A. 喜欢
B. 害怕
C. 忍耐
诗人无法去“湖亭”看水嬉是因为:
A. 身体虚弱
B. 天气不好
C. 没有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