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夫子之鸠江》

时间: 2025-05-04 15:12:42

诗句

征鞍落叶打离披,忍泪临风饯一卮。

夕照渐低人渐远,断鸿声里立多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2:42

原文展示:

征鞍落叶打离披,忍泪临风饯一卮。
夕照渐低人渐远,断鸿声里立多时。

白话文翻译:

征途上的马鞍伴随着飘落的树叶,轻轻打击着身上的衣衫。我忍住眼泪,迎着风为你送行,举起一杯酒。夕阳渐渐西沉,远去的人影越来越模糊,孤独的鸿雁在空中呜鸣,我在这里伫立了很久。

注释:

  • 征鞍:出征的马鞍,象征着离别。
  • 离披:指身上的衣物,形容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 :古代的酒器,此处指代酒。
  • 夕照:夕阳的光辉。
  • 断鸿声:孤雁的叫声,寓意离别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淑钟,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诗中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送夫子之鸠江》是范淑钟为送别友人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反映了清代士人对友情及离别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以“征鞍落叶”引入,结合了自然景象与离别情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马鞍与落叶的对比,象征着行旅中的无奈与哀愁。同时,诗人用“忍泪”表达了内心的痛苦,显示出离别时不愿流泪的坚强。接下来的“夕照渐低”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友人即将远去,情感愈加沉重。最后的“断鸿声里立多时”,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鸿雁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离别的苦楚,诗人静立其间,感受着那份无奈与孤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鞍落叶打离披:描绘了行旅中的景象,马鞍与落叶的结合,暗示离别之情。
  2. 忍泪临风饯一卮:表达对友人送行时的复杂情感,风中送酒,显得更加悲凉。
  3. 夕照渐低人渐远:时间的流逝与人影的渐行渐远,彰显离别的无奈。
  4. 断鸿声里立多时:孤雁的鸣叫代表了诗人的思念与孤独,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征鞍”和“落叶”比喻离别的情景。
  • 对仗:如“夕照渐低,人渐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鸿雁的哀鸣被赋予情感,使得离别的情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哀伤,表现出深厚的人际情感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鞍:象征着旅途与离别。
  • 落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夕照:象征着生命的晚期与告别的来临。
  • 断鸿:孤独感与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卮”指的是: A. 杯子
    B. 酒器
    C. 碗
    D. 罐子

  2. 诗人是在什么场景下送别友人? A. 山顶
    B. 河边
    C. 风中
    D. 树下

  3. “夕照渐低”表达的时间状态是: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夜晚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范淑钟的《送夫子之鸠江》和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范淑钟更多地展现了离别的悲伤,而李白则是思念中的温柔与柔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范淑钟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送裴侍御赴 送楚丘曲少府赴官 相和歌辞。长门怨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 秋思 逢入京使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北庭作 沣头送蒋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未名社 作倡 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亵越 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迷迷荡荡 起偃为竖 披林撷秀 玉字旁的字 贵卖贱买 包含宴的成语 全音 包含铩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心奓体泰 气字旁的字 煮弩为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