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4:55
访周道士
作者:李覯 〔宋代〕
岂无饮食奉欢乐,
亦有宾客相追游。
宿酲在枕或时起,
俗话入耳令人羞。
偶随贤友访仙子,
一临花槛斟瓷瓯。
尘埃何处是浮世,
松竹此地长清秋。
古来扰扰富且贵,
天下茫茫公与侯。
盖棺事了何足数,
乘兴啸傲真良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食欢乐的追求和宾客的相聚,虽有时因醉酒而醒来,耳边的世俗之言使人感到羞愧。偶然跟随朋友拜访道士,品茶赏花。尘世的喧嚣在何处?这里的松竹却始终清幽。自古以来,富贵人家总是纷扰不休,普天之下充满了公侯贵族。临终之时,这些又算得了什么?乘兴而来,豪情壮志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覯,字景纯,号白云,南宋诗人,擅长写诗和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覯隐居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清幽生活的向往。
《访周道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饮食、朋友、仙道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浮世喧嚣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饮食与欢乐,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但随即转入对宿醉的自省,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接着,诗人偶然随友拜访道士,喝茶赏花,暗示了他对超脱于世俗的向往。
“尘埃何处是浮世”,诗人通过对比,将清幽的松竹与世间的喧嚣相对立,展现出一种渴望脱离繁华回归自然的情感。最后两句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在临终之际,世间的荣华富贵是多么微不足道,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终强调了内心自由的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