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47
夜坐
作者: 王令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脤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于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在破旧的窗户中,冷风不断地穿透进来,烛光摇曳不定。
泪水随着衣衫滴落,反复萦绕在心头。
人生的道路迷惘而艰难,犹如失去家园,陷入深渊。
我虽病痛而无药可治,深重的病痛不容医治。
无处可归,纵使有灶也难以生火。
短小的鸭子与长腿的鹤,饮食上都是各自满足。
天上有许多无法询问的事,何以我独自感到欠缺?
我观察周易的卦辞,否定与泰的变化交替而来。
而我为何独自看不到这一点?
好比白色的东西被染成黑色,永远难以恢复。
人们羡慕我长久的存在,而我却对此感到厌烦。
如何能安然入土,手足合一地安息?
作者介绍:王令(约1060-1120),字子煜,号心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令晚年,彼时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内心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夜坐》是王令在孤独与困境中的深刻自省,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的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破窗与冷烛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泪水的滴落与心念的反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切忧伤。
诗中反复提到的“无家可容归”,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助。随后,诗人对人生的迷惘与追求的无奈,犹如在深渊中挣扎,深刻揭示了生存的艰难和对解脱的渴望。最后的几句,诗人直面死亡,表达了对安息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示了王令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破窗”与“冷烛”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迷惘和对生命的反思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解脱的渴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破窗多穿风”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温暖
B. 孤独
C. 愉悦
“无家可容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归属感
B. 失落感
C. 安宁感
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是?
A. 恐惧
B. 渴望解脱
C. 漠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夜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表达孤独与对生命思考的作品,但王令更倾向于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