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7:57
团团绿桂丛,本自幽岩得。
惠好知不忘,青匆宁改色。
香生莲幕间,花白萱堂侧。
月露夜偏滋,琼枝相翕赫。
这片绿桂丛生长得茂密,原本就是在幽静的山岩中生长的。
这样的美好,怎会被遗忘呢?即使时光匆匆,也不会改变它的颜色。
香气在莲花的帷幕间弥漫,白花在萱堂的旁边绽放。
月光和露水在夜晚更显滋润,琼枝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
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长寿。诗中提到的“月露”,常常与清冷、高雅的意象联系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蕙舟,宋代杰出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辛判官友谊深厚的背景下,辛判官寄送桂树,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梅尧臣的《奉和永叔得辛判官伊阳所寄山桂数本封殖之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桂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开篇的“团团绿桂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绿意盎然的桂树在幽深的岩石之中生长,显得格外清新。诗中提到的“惠好知不忘”,则暗示着诗人与辛判官之间的深厚情谊,表明无论时光如何流逝,这种美好的记忆都不会被遗忘。
接下来的“香生莲幕间,花白萱堂侧”,不仅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在莲花帷幕之间弥漫,也暗示了它与萱草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最后两句“月露夜偏滋,琼枝相翕赫”,通过月光与露水的滋润,进一步增强了桂树的美丽和生机,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梅尧臣清新脱俗的诗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团团绿桂丛”主要描述的是什么?
“惠好知不忘”中的“惠好”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月露”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都以自然为题材,但梅尧臣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