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30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恸哭杨顒为一言,
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
不是虚心岂得贤。
我为杨顒的夭折而悲痛不已,他说过的一句话如今无人传承。如今的风气萧条,蜀汉、吴国、魏国这些庸碌之地,难道不是因为缺乏真正的贤才?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变法闻名,诗歌风格豪放,题材广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时局动荡,人才匮乏,诗人感慨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王安石的《诸葛武侯》通过对历史人物杨顒的悼念,表达了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以及对人才的渴求。诗中“恸哭杨顒为一言”一句,揭示了诗人对贤才逝去的痛心,杨顒的智慧与见解在历史上早已被铭记,但在当下,似乎已无人传承其思想。接下来的“余风今日更谁传”则进一步强调了当今社会在风气和人才方面的萧条,令人倍感失落。
“区区庸蜀支吴魏”一联,诗人对蜀汉、吴国和魏国的评价显得格外严厉,暗示着国君与重臣缺乏政治智慧与德行,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而最后一句“不是虚心岂得贤”则是王安石对当时士人的一种呼唤,表达了真正的贤才需要谦虚的心态与真诚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醒,显示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杨顒的追思,表达了对人才能否继承的疑虑,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失落与对士人德行的期待,体现出王安石重才爱才的情怀。
诗词测试:
王安石在诗中为哪位历史人物恸哭?
诗中提到的“余风”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