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29:56
感皇恩
——周紫芝 (宋代)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
独拥寒貂犯霜晓。
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
星星空满鬓,因谁有。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
唤取轻鸥伴人老。
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
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残月挂在马鞍上,路途漫长山峦环绕。
我独自抱着寒冷的貂皮,在霜冷的清晨行走。
在水边和林下,辜负了这一生多少的时光。
星星空荡荡地映衬着我的鬓发,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不如准备一把短蓑和长钓,
唤来轻鸥陪伴我老去。
思索起来,总胜过看他人眉头眼神。
世间一切都像梦,何时才能了结?
周紫芝,字次甫,号紫芝,宋代词人,官至翰林学士。他以词句清丽、意境深远著称,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感皇恩》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感皇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诗以“残月”开篇,象征着孤独和无助,接着描绘了漫长的旅程和清晨的霜冷,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态度。诗中反复提到的“孤负”和“思量”,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与对过往时光的惋惜。
在意象上,水边林下的描绘,彰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最后两句“世间浑是梦,何时了”,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哲理性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显得沉稳而富有力量。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对自由、陪伴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富贵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忙
B. 闲适
C. 奢华
诗的最后一句“世间浑是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