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7:10
踏莎行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燕子归来,梅花又落。
缃桃雨后燕支薄。
眼前先自许多愁,
斜阳更在春池阁。
梦里新欢,年时旧约。
日长院静空帘幕。
几回猛待不思量,
抬头又是思量著。
燕子已经归来,梅花又开始凋零。
雨后的缃桃花,燕子飞得稀疏。
眼前满是愁苦,
斜阳映照着春池阁。
梦中有新的欢娱,
往年旧日的约定。
日子漫长,院子静谧,空荡荡的帘幕。
几次猛然间不再思虑,
抬头却又陷入思量。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号梅溪,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情感而闻名。周紫芝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春日,正值燕子归来之时,梅花凋谢,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感慨,兼含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新欢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复杂。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春天的变迁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开始,燕子归来与梅花落下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好与失去。诗人对眼前愁苦的自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背后隐藏的忧伤。斜阳映照春池阁,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诗中提到的“梦里新欢”和“年时旧约”,展现了对新旧情感的交织与矛盾。日长院静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最后几句“几回猛待不思量,抬头又是思量著”则表达了诗人心中难解的思绪,反映了人对情感的挣扎与无法释怀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使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变迁,探讨了人情的多变与复杂,表达了对新旧情感的思索与内心的挣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缃桃”是什么花?
A. 梅花
B. 桃花
C. 杏花
D. 樱花
诗中“日长院静空帘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喧闹与忙碌
B. 宁静与孤独
C. 快乐与欢愉
D. 忧伤与痛苦
诗人对新旧情感的态度是?
A. 释然与放下
B. 纠结与思考
C. 满足与快乐
D. 疑惑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紫芝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关注春天与情感,但李清照更偏向于细腻的内心独白,而周紫芝则通过自然景色反映情感的波动。这种对比展示出不同风格下对相似主题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