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7
贺新郎·是雨还堪拾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粘衣噀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是翦水谁能及。
这场雨是否还值得去捡拾?不是花瓣,却从帘外飘入,受风轻拂。扑落在梅树的梢头,穿过竹林,恐怕是鲛人正在哭诉。雨水积至傍晚,萤火虫开始闪烁,光辉映照万山,迷离了远近。满天漂浮的景象,仿如细小的粒子。忘却了修炼,我的双眼睫毛在颤动。吟唱间,肩膀微耸,飞来急促的雨滴。故意撩拨人心的雨水,粘湿了衣服,浸润了袖子,嫩香扑鼻。仔细听去,似乎没有那个伊人,却又隐约有。贪恋地看着一行人停立。看到僧舍的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的事,漫天的纷扰汇集。这样的水,谁能比得上呢?
作者介绍: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著称,其作品往往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某个雨夜,诗人或因情感所致,借雨抒怀,表达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思考。
《贺新郎·是雨还堪拾》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是雨还堪拾”即引发读者对于雨的思索,它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寄托。随后,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雨水从帘外飘入,像是与世无争的花瓣,给人以轻柔的感触。
接下来的描写中,梅树、竹林、萤火虫等意象相继出现,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雨中世界。特别是“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将自然与传说结合,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与情感深度。萤火虫的闪烁与色彩的映衬,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仿佛在描绘一个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自然的景象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最后的“是翦水谁能及”,则将整个词作推向高潮,强调了自然的独特与诗人内心深处那种不可企及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雨水展开,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鲛人”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细听疑无伊复有”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暮萤光熠熠”指的是夜晚的萤火虫。对或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贺新郎·是雨还堪拾》的深入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