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07
满江红·忆昔秦时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忆昔秦时,中秋日武夷九曲。
烟寂寂斜阳数尺,寒鸦枯木。
三十六峰凝晓翠,一溪流水生秋绿。
正满林桂子散天香,飞金粟。
神仙客,金丹熟。
玉诏下,云生足。
岩头新换骨,尚粘红肉。
夜半月华明似昼,玉皇降辇铺淆餗。
笑曾孙回首幔亭前,空松竹。
回忆昔日秦国的中秋节,正值武夷山九曲的美景。
烟雾弥漫,斜阳照射,寒鸦在枯木上栖息。
三十六座山峰在晨曦中变得翠绿,一条溪流在秋天的阳光下泛着绿光。
此时,林间的桂花散发着香气,像飞舞的金粟。
神仙的客人,金丹已成熟。
皇帝的旨意降下,云气在脚下升腾。
岩石新换了骨头,仍然沾染着红色的肉。
半夜时分,明亮的月光如同白昼,玉皇大帝的车辇铺开丰盛的食物。
我笑着,曾孙回首在帷帐前,空荡的松竹映入眼帘。
作者介绍:葛长庚,宋代诗人,作品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历史感,善于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时节,作者借景抒情,回忆秦时的盛世景象,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这首《满江红·忆昔秦时》以秦国的辉煌景象为背景,通过中秋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篇便以“忆昔秦时”引入,瞬间调动了读者的情感。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烟雾缭绕、斜阳微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寒鸦和枯木的意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峰”、“一溪流水”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寄托了秋天的情感,象征着成熟与收获。而“满林桂子散天香”更是通过桂花的芳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令人倍感亲切。
后半部分转入对神仙和皇帝的描写,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尤其是“夜半月华明似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笑曾孙回首”则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代的更替,令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怀旧,展现了作者对美好往昔的向往,折射出他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深情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曲”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武夷山
B. 黄山
C. 泰山
“寒鸦枯木”中“寒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诗中提到的“玉皇”代表什么?
A. 道教神仙
B. 皇帝
C. 大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